社科院动态

NEWS OF CASS

  • 2021-08-16
    人文科学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在“十四五”时期“着力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到2035年“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这是从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出发,以提高人民收入水平、缩小收入分配和基本公共服务差距为导向,通过促进更加公平的发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目标的重要部署。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新发展阶段,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是一项把发展的目的和手段有机统一的重要要求,也有助于把一系列与民生相关的改革和发展举措协同起来,同步、配套地予以推进。 中等收入群体为主体是收入分配良好的状态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居民收入保持了与国民经济的同步增长,收入分配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居民收入基尼系数从2008年0.491的最高点降低到2019年的0.465,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脱贫攻坚成果举世瞩目。由于率先取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决定性成就,2020年我国将成为全世界唯一实现...
  • 2021-08-16
    人文科学
    原题: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鲜明特征和重大意义——深入把握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两个创造”的重大论断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提出一系列重大思想、重大观点、重大论断,把我们党百年积累的宝贵经验升华为创新性结论和规律性认识,从而把我们党关于“三大规律”的认识提升到新的高度,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和世界意义。其中,习近平总书记从人类发展道路新开拓和人类文明新创造的高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做出新概括,深刻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这里提出的“两个创造”重大论断,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走出一条人类前所未有的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既具有自己的鲜明特征和独特优势,又开拓了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崭新形态和广阔空间,是特殊性和普遍性、中国特色和世界意义的有机统一。...
  • 2021-07-29
    人文科学
    2021年7月2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姜辉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党校密云校区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中青年科研骨干培训班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专题报告。 姜辉副院长全面细致的解读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姜辉强调,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夺取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胜利。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成立时只有50多名党员,今天已经成为拥有9500多万名党员、领导着14亿多人口大国、具有重大影响力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一百年前,中华民族呈现在世界面前的是一派衰败凋零的景象。今天中华民族向全世界展现的是欣欣向荣的气象,正以不可阻挡的步伐迈向伟大复兴。 姜辉副院长对中青年科研骨干提出了殷切希望:充分发挥院所科研优势,为党和国家大局服务奉献高质量科研成果。 报告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人事教育局副局长李晓琳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中青年科研骨40余人,中国人文科学发展公司总经理郇伟等参加报告会。  ...
  • 2021-07-07
    人文科学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在百年接续奋斗中,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开辟了伟大道路,建立了伟大功业,铸就了伟大精神,积累了宝贵经验,迎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也带来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深刻启示。   坚决维护核心,确保全党步调一致向前进。我们这样一个有着14亿多人口的大国,必须有一个众望所归的领袖;我们这样一个有着9500多万党员的大党,必须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习近平总书记是统一全党思想、引领前进方向,勇担时代重任、推动历史变革的领导核心。要把中国的事情办好,把中国共产党建设好,必须坚定不移向党中央看齐,向习近平总书记看齐,不断增强维护核心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做到情感上衷心爱戴核心、思想上高度认...
  • 04-13 2021
    人文科学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4月12日第2144期 原题:携手促进中非文明互鉴 学习贯彻习近平主席致中国非洲研究院成立贺信两周年国际研讨会在京举行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非洲研究院院长王灵桂在会上致辞 4月9日,“携手促进中非文明互鉴——学习贯彻习近平主席致中国非洲研究院成立贺信两周年国际研讨会”在京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非洲研究院院长王灵桂出席并致辞,中国非洲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所长李新烽主持会议。 中国非洲研究院执行院长李新烽主持研讨会  王灵桂指出,习近平主席致中国非洲研究院成立的贺信高度概括了当今世界变化的基本特征,强调了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加强非洲研究、推进中非关系的重要性和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路径。中国非洲研究院的成立,是落实中非各方面的共识和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的重要成果,是顺应中非关系发展新趋势和新要求的新举措。中国非洲研究院成立两年来,在推进中非合作研究工作、搭建中非学术交流平台、开辟中非传播新窗口、促进中非民心相通等...
  • 04-09 2021
    人文科学
    社科网讯(记者杨阳)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在京召开,论坛发布六项2020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分别是浙江余姚市井头山新石器时代遗址、河南巩义市双槐树新石器时代遗址、湖北武汉市郭元咀商周遗址、宁夏彭阳县姚河塬西周遗址、新疆尉犁县克亚克库都克唐代烽燧、青海都兰县热水墓群2018血渭一号墓。埃及卡尔纳克孟图神庙遗址当选国外考古新发现。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高翔出席会议并讲话。   高翔表示,一百年来,中国考古始终与祖国同成长,与时代共进步。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考古事业进入黄金发展时期。经过7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和中央领导同志高度重视、科学指导、大力支持下,中国考古学不忘初心,勇于担当,始终秉持科学精神,始终站在理论前沿,在考古发掘、文物保护、中华文明史研究、优秀历史文化传播等各个方面,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在与世界考古展开平等而有尊严的对话中,展现出中国精神、中国理念、中国价值,使中国考古屹立于世界考古的高峰。   高翔指出,当今中国正经历广泛而...
  • 03-29 2021
    人文科学
    在前进道路上,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新发展阶段历史方位,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沿着新发展格局这一战略路径顺势而为,久久为功,我们完全有条件、有能力开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局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好局、起好步。
  • 03-16 2021
    人文科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谢伏瞻主持会议。记者朱高磊/摄 3月12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召开党组扩大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全国两会精神。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谢伏瞻,副院长、党组副书记王京清,副院长、党组成员高翔、高培勇,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国社会科学院纪检监察组组长、党组成员杨笑山,党组成员、当代中国研究所所长姜辉,副院长、党组成员王灵桂,秘书长、党组成员赵奇出席会议。谢伏瞻主持会议。 会议现场。记者朱高磊/摄 谢伏瞻指出,今年全国两会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第一年的重要时刻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讲话,视野宏阔、思想深邃、内涵丰富,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最新篇章,为“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政协医药卫生界、教育界联组会上的重要讲话,提出...
  • toolbar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