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5-29 2023
    人文科学
    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深刻总结并充分运用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从新的实际出发,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为新时代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   《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第二卷集中反映了我们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取得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深刻展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的原创性贡献,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的历史性贡献,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作出的世界性贡献。我们要认真学习研读,从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历史与现实相贯通、国内与国际相结合上,不断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
  • 04-17 2023
    人文科学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首次提出全球文明倡议,深刻回答了“人类社会现代化之问”,为促进不同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鉴和推动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注入了信心与力量。全球文明倡议源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与实践,并汲取各种文明的经验与教训,蕴含着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规律和实践逻辑。全球文明倡议具有丰富的理论意涵和重大的实践价值,彰显了拥有5000多年历史文明古国的智慧和担当,是新时代中国为应对人类共同挑战提供的又一重要科学解决方案。 深刻揭示了人类文明兴衰更替的历史规律    人类创造的各种文明,拥有各自的鲜明特质,共同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积蓄了厚重底蕴。基于对人类文明发展历史进程和中国式现代化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深刻认识,全球文明倡议强调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弘扬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在任何历史时期,只要注重文明交流、互鉴和包容,就能实现文明的“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相反,鼓吹文明隔阂、冲突和优越,搞你输我赢、赢者通吃,...
  • 07-12 2022
    人文科学
    7月8日上午,2023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在贵阳开幕。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高翔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同日下午在“乡村振兴与生态文明”主题论坛上发表主旨演讲。贵州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卢雍政出席主题论坛并致辞,埃塞俄比亚驻华大使塔费拉·德贝·伊马姆出席主题论坛。 高翔在主旨演讲中指出,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精神,坚持用大历史观看待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深刻认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是事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的关键环节,良好生态环境是乡村振兴的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要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贯穿乡村振兴的一条主线,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实现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高翔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立足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伟大使命,为乡村振兴贡献智慧和力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充分利用优秀传统文化以文化人、以文...
  • 12-22 2021
    人文科学
      民主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是国际社会共同的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实现民主的道路不尽相同,各国人民有权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和制度模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深化人文交流互鉴是消除隔阂和误解、促进民心相知相通的重要途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来强调“和合共生”“和而不同”,推崇“美美与共,天下大同”,鼓励不同制度模式、不同文明形态之间的交流互鉴。各国应在交流互鉴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携手同行,共同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历史车轮向着光明的目标前进。   弘扬民主等全人类共同价值   民主是人类文明发展和进步的标志,反映人民美好向往与追求,昭示历史发展前途和方向。受世纪疫情影响,全球经济增长乏力,发展鸿沟日益突出,冷战思维端倪再现,恐怖主义、难民危机、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有增无减。人类的前途命运从未像今天这样紧密相连,各国人民对和平发展的期盼更加迫切,对团结合作的呼声更加强烈,对真正民主的追求更加坚定。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肆虐,...
  • toolbar
    返回顶部